新闻中心
泉城灯影!叶问传人逯洪瑞11年守正咏春
7月盛夏,在济南解放路的天同咏春拳馆内,拳风呼啸,人影舞动。馆主逯洪瑞,作为中国咏春拳第九代传人、叶问宗师一脉第四代弟子,正指导学员练习黐手。休息室满墙的照片与奖牌,无声诉说着他十年如一日的授艺生涯。
据了解,逯洪瑞的武术之路源于对传统功夫的热爱。2013年,他满怀憧憬在家乡开始学拳,却很快发现所学套路动作不明,技法难以实战,徒有其形。这促使他次年拜入名师门下,系统学习叶问系咏春真谛。2015年,怀揣“咏春梦”的逯洪瑞来到济南,在公园里以武会友,决心将正宗的咏春拳引入山东。
创业初期,最令他痛心的是,许多爱好者被不专业的教学引上歧途。他曾遇到一位苦练多年搏击和咏春的习武者,一番切磋后轻松取胜。逯洪瑞深感忧虑:“错误一旦定型,几年都难纠正。这不仅误人子弟,更让‘中国功夫不行’的误解蔓延。”这份切身体验,铸就了他“拳理先行”的铁律。
在天同拳馆,新学员首课除了武德,便是深研拳理。逯洪瑞坚信,唯有理解攻防逻辑,才能突破套路限制,如同“下棋需自己悟招”。
习武11载,逯洪瑞至今仍在不断精进。面对当下追求速成的风气,他坦言学员目的各异:强身健体、一时兴起或真心钻研。“有人以为短期能‘以一敌十’,有人没料到练拳需动脑,半途而废者不少。”他强调,传统上入门需十年八载,但如今勤加练习,半年左右身心即可有显著蜕变。咏春拳不仅提升武艺,更能塑造信心、磨砺心性,让浮躁者沉静,怯懦者勇敢,张扬者内敛。
拳馆也曾经历学员稀少的艰难时刻,让逯洪瑞体会到师祖叶问当年的不易。但师公黄淳梁的嘱托常在耳边:“我们不坚守,子孙就得向外国人学中国功夫!”这份三代相传的使命感,支撑他成为传统功夫的“守灯人”。
如今,拳馆学员从6岁孩童到花甲老人不等,最久的已跟随近十年。在逯洪瑞眼中,每一位真心求学者都是传承的星火。11年坚守,南派咏春已在齐鲁大地深深扎根;一生传承,他正为这门古老武学守护着一盏不灭的明灯。
记者:黄中明 摄影:黄中明 编辑:孙菲菲 校对:刘恬